烟台莱阳市是一块红色沃土,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位于莱阳城区南35公里的姜疃镇新安村,在创建山东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自身的红色资源,大力推进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团结带领群众,把村庄变成一个“红色课堂”,激活“红色力量”,推动村庄成为乡村振兴中的红色“样板”。
记者走进新安村投资30万元打造的“红色新安”教育基地和村史馆,展板上一张新安村健在老兵的合影格外引人注目。新安村支部委员江树明介绍说,新安村被称为“莱阳小红安”,这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山村,仅在1947年莱阳地区的大参军运动中就有170多人参军,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村里为国捐躯的有实名记载的计37人,这在莱阳所有自然村中是人数最多的。从抗战期间到现在,从村子走出去从事军政要职的人员近60人。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教育基地成了周边旅游的一个新“打卡”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在感受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同时,更加深了对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缅怀和敬意。一位健在老兵告诉记者,当年村里都是一些穷苦人,也没有多少文化,但民族有难,国家需要,他们便扔下锄头,义无反顾奔赴战场。
近年来,新安村在姜疃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17年来,新安村以烈士陵园为依托,着力打造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美丽乡村,突出红色特色,把村庄打造成集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注重发掘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同时,新安村还加大对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村里投资10万元,对村内大环境进行整治,粉刷墙面500平方米,绘制了文化墙,安装了健身器材,进行了绿化美化,村子里红色为主题的村委大院也得到了保护,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红色品牌也为新安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新安村同时发展旅游采摘,果树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亩。为改善农田果园的灌溉条件,村里还争取资金打了5眼机井,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水利保障。江树明介绍说,他们进一步清理村内外四大堆,搞好村内卫生,搞好村民的文化生活,想办法争取资金把村民的用水问题改造一下。经济方面,对剩余的土地进行合理安排,种植蔬菜,发展大棚,蔬菜正在育苗期,同时种植果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提高村民集体收入。(记者:庞军 肖梦凡 孟飞)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