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花溪街头不少违停车辆都被扣上了“大脸盆”,引发市民关注。
1月10日,记者从花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大脸盆”的正式名称为新型电子告知单,这是花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为治理人行道占道违停采取的新举措。
据介绍,花溪区自去年12月6日起正式启用新型电子告知单。目前,该区共处罚人行道车辆违停案件200起,处理收回199次,罚款累计约3万元。
记者在现场看见,这种新型电子告知单形状呈“脸盆”状,印有“安全出行 文明停车”的字样。电子告知单内置定位系统,同时其内置的天然橡胶真空吸盘吸力可达300公斤以上,吸力可持续1个月,不会被人轻易拔下,也不会对车辆造成任何损坏。
如果在遇到暴力拆除时,电子告知单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同步发送给执法人员。违停车辆被贴上电子告知单后,车主可扫描电子告知单上的二维码并根据提示,开车前往相关执法部门接受相应处罚,由执法人员将电子告知单摘取收回。如果违停车主逾期未处理,执法人员将根据定位信息上门进行处罚。
花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警联合分队分队长袁启鹏介绍称,执法人员先对违停车辆进行拍照取证,随后将电子告知单张贴在车辆驾驶位的门上,依靠智能物联网系统,将违停车辆的车牌、违停位置、违停时间等情况上传到系统后台。“相比纸质罚单,电子告知单的惩戒和教育意义也更强。”目前,电子告知单主要用于取证困难、证据易消失、当事人不配合的占用人行道违停案件。
在过去的1个月里,明珠大道、花桐路、清华路、甲秀南路等城区主次干道电子告知单的使用频率较高。经过1个月的强化整治,上述路段人行道违停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记者 汤利 实习生 沈玢宏)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