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标普警告称,全球银行业可能面临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艰难年份,主要归咎于四大主要风险的存在。
目前,标普对全球多达三分之一的银行持“负面”展望,其中一些评级下调主要是考虑到新冠疫情危机的爆发以及油价下跌所带来的冲击。
标普分析师埃曼纽尔-沃兰德(Emmanuel Volland)指出,“12个月前,即在新冠疫情危机爆发之前,全球银行业准备迎接相对平静的一年。然而,2020年快要结束了,银行当前的状况与去年同期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认为,很多银行要到2023年,甚至更久之后才能恢复至新冠疫情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
尽管标普的分析师们预计2021年银行盈利能力仍将低迷,而且复苏步伐将是缓慢、不确定且存在巨大地域差异的,但是他们同时表示,与2009年相比全球银行业整体状况更加强健,因此能够渡过难关。
标普强调,来自政府的强有力财政支持让银行受益,融资市场依然宽松,银行一直在大幅拨备准备金以应对不断走软的资产质量。
不过,标普另外一位分析师嘉文-古宁(Gavin Gunning)表示,"旨在为银行和借贷人提供支持的举措,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即便经济开始复苏,料将在2021年逐步被取消的支持举措,也将凸显出银行基础资产质量的更真实状况。”
四大主要风险
在周二发布的一系列报告中,标普指出该机构预期内的基本情况是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出现大幅反弹,再加上“强劲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政府对零售和企业市场的支持,以及监管机构的灵活性”,都应该会限制明年出现更多评级下调。
过去一周传来的新冠疫苗积极消息,为标普预期内的基本情况提供了支撑。
上周,美国制药商辉瑞及其德国合作伙伴BioNTech宣布,两家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冠候选疫苗有效性超过90%。本周一,美国制药商Moderna发布消息称,初步试验数据显示,其新冠候选疫苗有效性超过94%。这一消息无疑增强了公众对有效新冠疫苗即将问世的希望。
在报告中,标普强调称,对于全球银行业来说,到2021年中旬实现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可信性前景非常重要。
不过,标普警告称,任何偏离这一基本情况假设的情况,比如说反弹力度减弱或延迟反弹,以及出现进一步的经济中断,都可能会导致该机构进一步的负面信用评级行动,特别是在眼下正经历第二波新冠疫情并重启封锁举措的地区。
标普的分析师们担心的另一件事是,如果决策者过早撤出财政救助举措,对银行和借贷人的短期支持可能会催生“较长期的威胁”。
在报告中,古宁和沃兰德指出,"随着经济震荡殃及到银行借贷人,政府提供的支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新冠疫情危机对银行信贷的影响。2021年全球银行业前景如何,政府能够采取概念明确,且在恰当时机推出的行动至关重要。”
两位分析师说:“如果货币和财政刺激举措过早消失,那么很可能出现漫长的复苏,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承受更多伤害,进而对全球银行业造成更大损害。”
在报告中,标普还警告称,预期内的杠杆率上升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率飙升,对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构成进一步压力。
标普在报告中提到的最后一个风险是,房地产市场可能走弱。标普警告曾,如果该市场在新冠疫情危机过后受到的破坏超出预期,那么将会导致银行业所面临的违约风险加剧,同时也会导致银行信贷质量下滑。(米娜)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