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商银行发布了《关于清理长期不动个人银行账户的通告》,这也就意味继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行之后,“清卡行动”再添一员大将。据了解,此番多家银行接连发布关于清理长期不动账户及超量账户的公告,既是为加强电信诈金融骗等风险防范,也是为资源重整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清卡行动”
主要针对两类账户
工商银行近日发布的《关于清理长期不动个人银行账户的通告》称,今年7月起将对用户长期不用的个人银行账户(借记卡和活期存折)开展清理工作。清理范围为:截至今年6月30日,凡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未发生客户主动交易,账户余额为零,且未签订信用卡、个人贷款还款及其他代收代付协议的账户(借记卡和活期存折),其账户功能将调整为非柜面业务只收不付。其中,金融社保卡、军人保障卡、武警军人保障卡、退役军人拥军优抚卡、公积金联名卡等政策类账户,理财金账户卡、财富理财金卡等特色账户,不纳入清理。
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国有大行已经先后展开了相关不合规银行卡的销户清理工作,近期包括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在内的一批股份制银行也纷纷发布公告加入了“清卡行动”的行列。
通过对各家银行公告信息梳理发现,此次“清卡行动”主要针对两类账户:一类是账户余额为零或低于10元,且长期未发生交易,俗称“睡眠账户”;另一类是个人在同一银行开设超过监管规定数量的账户,也就是“超量账户”。当然,具体的执行条件依照各家银行规定不尽相同,部分银行只清理其中一类,也有的银行同时对这两类账户展开清理。
值得注意的是,“清理”不完全等于销户。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客户逾期没有主动处理的账户,有的银行会作销户处理,有的银行只是限制交易功能,客户后期有需要还可以重新激活。鉴于每家银行清理账户的时间点不同,持卡人可以根据自己手中的银行卡到附近网点咨询。如果自己的账户属于清理范围但还未开始清理的,可通过完成一笔动账交易(包括存取款、汇入汇出、转账、消费、缴费等主动动账交易)来激活账户,如果账户交易已被锁定,也可主动前往营业网点办理激活手续。建设银行就有规定:如客户有账户在上述清理范围内,且希望继续使用,可以持银行卡或存折、有效身份证件到该行任一网点办理激活手续;如未主动激活,则将对符合条件的长期不动个人银行账户予以销户。
防范金融诈骗
重整银行资源
随着我国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大家手中的银行卡也越来越多。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达8.9户,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6.4张。然而现实是,持有的银行卡再多,常用的往往也就2到3张,超出需求的部分到最后就都变成了“睡眠账户”。
有业内人士指出,之所以开展“清卡行动”,不光是因为“睡眠账户”的超量存在挤占了过多的银行系统资源,还因为这些账户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危害大家的财产安全,近年来愈发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就主要是通过银行卡转移诈骗资金,而如果持卡人不慎丢失银行卡或者不经常使用,被他人获取后,还有可能增加被盗刷或者偷刷的风险。这也就是说,各家银行此次对“睡眠账户”的清理工作,一是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二也是为落实监管要求,加强账户管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更好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在“清卡行动”的同时,不少专家还呼吁银行提高人性化服务的意识。例如,处理不同类型的“睡眠账户”时,应以短信、公告等方式向用户发送温馨提示,主动说明情况,在合规的情况下给予客户选择权,增强用户的安全感。
而对于持卡人而言,增加账户盘点意识十分重要。定期梳理个人名下账户及资产状况,在密码设置、账户登录管理等方面做好保护措施,同时养成查账记账的良好习惯外,对于不希望被冻结的银行卡,可以每年办理一笔业务或者进行转账等交易维持“活性”。与此同时,出租出借出卖银行卡的行为也不可取,如果是被冒用,则必须及时报警,请银行和公安机关对账户进行冻结,尽量避免给自己造成金融信誉上的损失,同时也避免给其他人造成损害。(李媛颖)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