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目的在于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知发布后,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及广泛支持,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及家长也积极配合“禁机令”的落实。
然而就在“禁机令”刚刚起效不久,就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
据报道,一款可藏手机的水杯引发广泛关注。该款水杯外观和普通杯子一样,但是底座可以打开,杯体中有一个空间恰好可以放入手机。多家网店在公开销售此类水杯,并宣称是“上课藏手机神器”。
当然,这款产品被设计出来的初衷,并非是为了“藏”手机。正如生产厂商工作人员所说,该款水杯原来是透明的,供运动人士放手机用,后来“在经销商要求下生产了不透明水杯”。而且专业人士表示,这款水杯如果符合相应的生产标准、技术要求、商标规范等,就可以进入市场销售。
《荀子》中载:“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商家逐利无可厚非,但必须要把道德放在利益前面,要有人性在。产品固然没有“原罪”,但在销售过程中以“防检查、防检视、防检测”为卖点,甚至宣称“大部分学生为安全买新款,目前没有同学被发现过”,显然商家把心思用歪了。
避免“藏手机水杯”拖了“禁机令”后腿,一方面需要学校和家长主动抵制此类产品,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主动引导生产、经销各方履行好社会责任,恢复原有的透明水杯设计,降低产品的负面影响。当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要针对有关“藏手机”的营销宣传内容是否违反广告法予以界定,如发现违法内容要依法严肃处理。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