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开始了“复制粘贴”模式,气温已终于一路“蹭蹭蹭”的上扬了。未来三天全省晴好天气持续,气温变化平稳。这个周末南京等地的最高气温达到18℃到19℃,但是早晚气温依旧低迷,最低仍在5℃附近,昼夜温差大,需注意及时增添衣物,谨防感冒。
南京的最高气温升至18℃
冷空气过境后,把深秋里的大蓝天还给了我们。又到了穿衣凌乱的季节,像周四南京的最高气温已经到了17℃到18℃,但是清晨的最低气温普遍仅有4℃到5℃。未来天气关键词仍是“晴”和“燥”,请大家需注意用火安全,也需注意补充水分!
近期江苏天气变化不大,最低气温:淮北地区0~3℃,其它地区4~7℃,最高气温:淮北地区15~16℃,其它地区17~18℃,沿江及以北地区有霜或霜冻。趁着这波好天气,赶紧把被褥、棉服拿出来晒晒噢。
刚刚过去的寒潮历史第四强
国家气候中心对刚刚过去的这场强寒潮事件及影响进行了“复盘”。此次寒潮事件具有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极端性强等特点,有101万平方公里国土降温超16℃,综合强度指数位居历史第四位。
伴随寒潮强势来袭的,还有几乎覆盖整个东部地区的雨雪天气。评估报告显示,东北、华北积雪深度厚,极端性强。其中,降雪主要出现在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华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等地普降暴雪大暴雪,局地出现特大暴雪。
北京初雪日较常年偏早23天,为1961年以来第六早。华北北部和东部、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等地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局地有30~50厘米。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还出现冻雨天气。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天津等地有151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11月历史极值。
为何并非最冷的时候寒潮最频发
寒潮最早开始于9月下旬,最晚可以到次年5月。作为冷空气中的王者,我们常以为寒潮最频发的时候就是最冷的时候。事实却并非如此。中国天气网统计分析了近11年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的情况,发现11月寒潮过程最多,其次为12月和3月,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较少。
为何隆冬时节的寒潮反而比春秋少呢?专家表示,春秋季属于季节转换时段,夏季风与冬季风切换,天气系统及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气温起伏比较剧烈。尤其是秋季,前期基础温度比较高,一次冷空气开始之前往往出现明显升温,冷空气影响后降温幅度非常大,容易形成“断崖式”降温,相对容易达到寒潮标准。
而隆冬时节,基础气温本来就低,冷空气来袭时降温幅度往往有限,达到寒潮标准的情况就相对较少。
11月下旬12月上旬,江苏还有三次降温过程
根据江苏省气候中心分析,近1个月以来(2021年10月11日-11月10日),平均气温淮北地区13.6℃,江淮之间15.0℃,苏南地区16.0℃;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地区偏低0.7℃,江淮之间偏低0.5℃,苏南地区偏低0.3℃。
预计今年11月21日-12月10日,全省大部地区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1℃,其中苏南部分地区偏高0~1℃。极端最低气温淮北地区-7~-4℃,其他地区-4~-1℃。全省范围内有3次降温过程,发生时段为:11月下旬中前期、11月下旬后期和12月上旬中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