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心理压力,出现了焦虑、烦躁、埋怨、恐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狭小的空间内,也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不断累积放大而导致摩擦。当我们有了这些反应,要冷静地想一想,我们的心理是否出现“健康问题”。
世卫组织给“健康”做出以下定义:“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当一次次好不容易回归常态的生活,又被反复的疫情打乱,你会有负面情绪吗?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你的生活吗?疫情期间,尽管绝大多数人的健康码是绿的,但你的心理“健康码”也是“绿码”吗?
无论是医护人员、一线工作人员、隔离人员、普通群众,都应该坦然面对,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的“脆弱”,大家都会有,扛不住了就不硬扛,想不通就想办法调整,想排解就找渠道释放,“注射”心理加强针。我们也许无法左右疫情的各种社会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减小疫情带给我们个体的不利影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守护好我们的“心灵绿码”。(记者陈浩)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