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出的通知,第四批集采时间已经确定,相关采购数据填报工作要在12.30日前完成。
自从万元支架被砍价到700元之后,每次集采都会对相关公司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医药概念的上市公司股价更是大幅波动。
这一次不知道又要轮到哪一个药品或者器械被大幅砍价。
无论轮到哪一个,医药和医疗用品类的概念股都要重新定位和洗牌!
从以往来看,医药类概念股是机构和股民的最爱之一。
早期为了鼓励国内医药行业的投资,行业入驻门槛极低,同时,GMP认证这些也没有建立,于是给了了医药概念股第一波红利。
到了2009年,国家启动了“新医保”政策,由于医保覆盖率大面积的提高,只要敢开药,基本就赚得盘满钵满,而且这种局面持续了很多年。
到了2018年,医药体制改革,医保局成立,局面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对于骗保行为严厉打击!
随后就是开始带量采购,同时调整医保目录。
实行带量采购,等于说把药代和渠道给去掉了,而由医保局亲自来做最大的药代。
这样就把药代赚取的差价节约出来。对于降低药品价格有了较大空间。
对于医药类的上市公司来说,仿制药类的公司不利影响较大。
而创新药类的公司则是喜忧参半。好的一方面是医保局加大了采购数量,对于企业利润增长有了一定增长空间。
不好的一面是现在的砍价机制。因为往往创新药的研发和临床试验的成本都非常高,如果大幅度砍价的话势必影响创新药研发的积极性。
总之,随着新的政策的实施,医药概念股的重新洗牌是不可避免的。
今后,药品带量采购将会常态化进行。
我们对于医药概念股传统的认知观念也需要作出改变了。
今天市场仿制药类个股普遍下跌。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