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辽慈·水滴大病救助项目在沈阳市辽宁大厦正式启动,该项目由辽宁省慈善总会与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水滴公司)联合发起,中国公益研究院参与指导,旨在进一步整合慈善医疗救助资源,完善慈善医疗救助机制,缓解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计划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实现更好保障病有所医的目标。
辽宁省慈善总会执行会长韩奎勇对此次合作给予了深厚期望,他在发言中指出:“辽慈·水滴大病救助项目的落地,有利于完善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减轻政府负担,更有利于加强互联网公募平台募捐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更有利于发挥医疗机构在解决困难群众就医难中的作用,解决医疗机构遇到的特殊患者的救治矛盾,方便困难群众寻求医疗救助,有利于慈善组织发挥在医疗救助中的积极作用。”
水滴公司党委书记、水滴筹和医疗事业群总经理胡尧在发言中表示,保障亿万家庭,是水滴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未变的使命。辽慈·水滴大病救助项目将于本月正式启动,辽宁省内合作医院的患者可以通过水滴筹享受到更加高效快速的筹款服务,筹得的救助资金也将由水滴及慈善总会共同监督管理,在双重审核筹款行为人经济及疾病情况下,更精准地救助患者。除此之外,我们也联合建立了救助公益基金,为特别困难的群体,提供水滴筹之外的公益救助保障,让省内患者“看得起病,更看得好病”。
目前,辽宁省有120多万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占多数。近年来,省慈善总会每年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开展医疗救助项目,但规模小,项目分散,操作层次多,救助对象难落实,救助效率低。辽慈·水滴大病救助项目的实施,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据了解,辽慈·水滴大病救助项目,将通过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募信息平台、医疗机构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公募救助对象的准确性,筹集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医疗救助的时效性,缓解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
此次,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退役军人总医院、东北国际医院、辽慈矫形康复医院4所医疗机构,率先成为辽慈·水滴大病救助项目首批合作签约医疗机构。
通过整合慈善医疗救助资源,辽宁省大病救助工作将逐步形成以辽慈·水滴大病救助项目为主体,以多项特殊病救助项目为配套的慈善医疗救助机制,为缓解困难群众就医难做出贡献。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