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对全国72个创新型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价。《报告》显示,杭州创新能力指数78.82,居全国第二。
创新活力之城,是杭州的一张城市新名片。五年内,杭州将大手笔推进“创新活力之城”建设,努力成为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从2月22日起,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推出“喜迎党代会 建设创新活力之城”栏目,带你探索杭州的“创新密码”。
密码③:始终陪伴企业共同成长
2021年底,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全球独角兽榜》,列出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杭州企业城云科技上榜。
2021年,城云科技不仅完成了10亿D轮融资,还入选了“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前20。
截至2021年3月31日,杭州已拥有37家“独角兽”(估值不少于10亿美元)、209家“准独角兽”(估值不少于1亿美元)。记者 林建安
如何成长为一只独角兽?
201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带着来自浙江大学的团队,在滨江区成立了城云科技,发展方向明确:致力于以大数据智能技术赋能城市数字治理。
十年过去,城云科技已是“浙江省软件行业突出贡献企业”,员工超过千人。
城云科技之所以能被评为人工智能行业独角兽,原因在于身怀国内领先的大数据智能场景应用创新技术,以及卓越的前沿技术整合与应用开发融合能力。
如何成长为一只独角兽?
城云科技的成长经验是,重人才、重科研。
一直以来,城云科技都将引进和培养人才视为重中之重。
目前,城云科技已集聚了陈纯、潘云鹤、徐扬生等多位院士,并携手浙大、清华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国研究院。
同时,城云科技还落地“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招引数字治理高端人才。建设城云商学院,培养一批技术业务骨干。
城云科技相关负责人说:“十年来,城云已自主培养了一批既懂数据智能技术,又懂城市治理和政府跨部门协作的数字化咨询专家人才。”
十年来,这些“最强大脑”让城云科技手握近200件发明专利,自主研发的“面向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数据协同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捧回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杭州如何成为独角兽成长的热土?
37家独角兽的数量,让杭州在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中,跑进第二位,仅次于上海(53家)。
眼下,杭州的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融合发力,让这座城市成为了独角兽成长的热土。
独角兽为何乐于奔跑在杭州?
优渥的营商环境与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让杭州出落成了一座创新活力之城,这也正是许多创新型企业发展所需的肥沃土壤,也是独角兽企业成长的特定生态环境之一。
2018年11月,萧山发布《萧山区数字经济发展四年双倍增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独角兽计划”:给予独角兽企业一次性2000万元奖励。
2021年5月,余杭区发布创新发展“翱翔计划”:独角兽企业最高可获得1亿元研发补助。
2021年12月,临平区发布《临平区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实施意见》,明确对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在研发投入、品牌宣传、市场拓展、产业链发展、自主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给予独角兽企业当年研发投入最高30%补助,三年最高不超过1亿元。
杭州有始终乐于陪伴企业共同成长的情怀,因此,才愿意不断更新产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研发补助、税收优惠、人才扶持。这些,都是近年来“杭州籍”独角兽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秘密”。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