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蒋村街道府苑新村的未来邻里中心里,二十名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与二十名同为小区居民的小学生一一结对。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小传帮带”,听故事、聊生活,孩子们积极汲取着革命老前辈们的精神财富。
“现有省级机关在职党员213人、在册党员157人和大量机关退休老党员。”府苑社区党委书记杜雨告诉记者,“党员占比高、老党员数量多是我们社区一大特色,党建引领的成效随处可见。”
作为西湖区唯一一个坐拥湿地公园的城市社区,府苑新村满眼苍翠,罗汉松、蜡梅、桂花、香樟、紫荆花树错落有致,绿化率达到40%以上。一条游步道穿行其间,移步换景,成了府苑十景之一。
孩子们只知道,这条路在几个月前还很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如今不仅重新翻修,还增添不少文化景观小品。杜雨告诉孩子们,这背后离不开社区老党员们的默默付出。
府苑社区作为全省第四批未来社区创建点之一,怎么建才能切实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从去年开始,社区办公室里常常出现这样一幕:一群退休老党员自发组成智囊团,一有空就跟社区党委班子碰头商议、建言献策。
“府苑达人多、文化底蕴厚,改造也要有文化气息。”“府苑是湿地社区,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保护府苑的历史文化。”“府苑未来的文化应该突出‘聚、雅、美、和、享’,把一些破旧小路修好、修美很要紧。”……他们写下了一条条关于奔赴高品质未来生活的金点子,谋划着未来家园的模样。
变化在日复一日中悄然发生,一条条园路得到整改、绿化种类变得丰富、社区活动空间变得多元、小区停车也实现了“智能化”……除了热心党员的助力,居民、设计单位、运营方等多方代表群策群力,把一条条关于设计、工程、服务、功能等方面颇具价值的意见、建议都描绘进了未来社区的蓝图里。
具备生态优势的府苑社区还将精力投入到了数字化场景的建设中。点开微信小程序“居民果果”,注册居民就能进入“时间银行”模块,可以通过邻里互助服务“帮一帮”实现时间的量化储存、支取和兑换。
上下学有爱心“接送帮”,临时照看婴幼儿有“托管帮”,辅导功课有“辅导帮”,照料爱宠有“宠爱帮”,还有“快递帮”“陪护帮”和“X志愿帮”。“居民可以在小程序内发布申请与接单服务。”社区党委副书记江佩说,“有服务就有对应可支配的‘时间’储蓄。”
自小程序上线以来,已有1300余人注册,共参与邻里互助服务11500余次。“这个平台,为我们这些退休老人实实在在提供了服务。”机关退休党员许道生说,“也在整个社区内形成了居民互助、自治的良性循环。”(记者项捷 聂甄)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