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是这几年的热词,意思是:既恪守正道,又不断变革和探索。余青峰与峰剧场的实践,让我看到了当代戏曲人身上的这种 “守正创新”精神。
因为“创新”,余青峰和他的“好腔调”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我看来,这个“新”有三层含义。
抱持“新观念”。我们一谈到戏曲,往往就会想到“传统”。不少人甚至认为,一板一眼地继承“传统”才是戏曲该有的样子。然而,面对行业的现实危机,余青峰没有固守传统观念,而是大胆地突破,推出了小剧场戏曲、数字化戏曲等新的戏曲形式。
借助“新平台”。新的时代,要借助新的传播渠道,他毫不犹豫地拥抱互联网平台,开发了“峰剧场”APP。尽管前期投入巨大,他甚至为此抵押了房子,事实证明,新平台产生了不错的传播效应。
引入了“新模式”。“峰剧场”APP的运营模式让人印象特别深刻。一方面,观众可以低价看优质大戏,另一方面,院团通过分成获得了额外的长期收益,这种共赢模式充满了活力。
然而,“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守正”。在创新的同时,余青峰守住了两个“正”。
正本清源。在别人眼里,传统戏曲拥抱互联网,是一种创新,但在余青峰看来,所有的创新,都只围绕一个主题:让传统戏曲更好地传承下去。传承,是创新的“本源”。
正心诚意。对戏迷,给予低廉的票价;对院团,给予高比例的分成。APP产生的流量,并没有想方设法去变现,而是把线上粉丝吸引到线下剧场,反哺戏曲舞台。这份不被商业利益牵着鼻子走的情怀,不正是对戏曲最大的诚意么?
传统戏曲正面临着?;非烁萌绾瓮晃?余青峰的守“正”创“新”实践或许能带来一些启示。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