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刨坑、撒种、培土、浇水……近日,在江西省广昌水南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农耕劳动基地——“一米阳光”蔬菜园内,三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种植蔬菜。这项课程,正是学校为孩子们“私人订制”的田园劳动实践课。
自从学??俪稣饪榕└投睾螅扛霭嗉抖挤值揭豢椤白粤舻亍?,学生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时令特点,种植各类蔬菜瓜果,并开展观察农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收获劳动成果等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
学校教师赖晓瑶介绍:“回顾学校农耕文化教育从无到有,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将农耕文化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所教学科中,拓宽了教学思路,同时也看到了学生的快乐与成长?!?/p>
“老师,你看我包的饺子怎么样?”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校园内一片欢声笑语。原来该校正组织学生进行包饺子活动。学校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劳动教育,创新打造“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融合的新样态,雨水播种、清明植树、大暑做冷饮、冬至包饺子……学生跟着节气去劳动,探节气之美,悟劳动之妙。
“学??璧亩慕谄投纬蹋梦颐悄芙嗬虢哟プ匀?,既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又感受大自然的节气变化,特别是在竞耕园里,我们最喜欢去菜地劳动了,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土地却蕴含了生长的秘密?!备眯K哪昙堆煲蘸档馈?/p>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加快构建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体系,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把劳动教育纳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我们印发了《抚州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组织编印了《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读本,依托两个全国、全省劳动教育示范区、14所省级示范校、26个市级实践基地,探索‘实验+示范’层级推动工作模式,将劳动教育与研学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备е菔薪逃逵痔逦酪湛瓶瞥ず角浣樯芩?。当地通过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在不断提升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不分贵贱、多劳多得等正确的劳动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彭建武 孔芬)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